連續鍛造爐使鈦合金制品的熱處理方法有去應力退火,完全退火,等溫退火,真空除氫退火、固溶熱處理及時效處理等。
l、去應力退火,鈦合金工件進行去應力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應力腐蝕開裂。連續鍛造爐加熱溫度可在450~650℃之間選定。壓力加工或切削加工工件保溫0.5—2h,焊接件保溫2—12h。p穩定化元素含量較高的a+B鈦合金退火溫度不能過高,否則可能出現亞穩相,這種亞穩相在工件使用過程中將發生分解,致使工件性能變壞。
2、完全退火,鈦合金完全退火的目的是使合金在室溫下具有較高的塑性和韌性,或使工件在較高溫度下工作時具有較好的尺寸穩定性。退火溫度可在650~800℃之間選取。連續鍛造爐保溫時間與工件尺寸有關。薄工件一般不超過0.5h,厚件可適當延長。保溫結束后可出爐室冷。
3、等溫退火,等溫退火適用于穩定化元素含量較高、B相在室冷時不能充分分解的a+B合金。加熱溫度應比B相變溫度低30~80℃,保溫透燒后移至溫度比B相變點低300—400℃的溫度保溫后空冷。
中頻爐加熱功率上不去怎么辦?
中頻爐加熱功率上不去,可從以下兩種情況來進行分析:
1、可控硅中頻電爐裝置低功率工作正常,功率升高時過流或過壓保護動作,這種情況可對下述部位進行檢查處理:
?、?主電路可控硅元件是否老化,其電流,電壓耐值下降;
?、?主電路可控硅阻容吸收電路是否接觸不良,有無損壞或斷線;
?、?電抗器,負載感應器匝間絕緣是否良好;
?、?冷卻水路有無堵塞,水溫是否過高,水壓是否過低;
?、?負載補償電容器耐壓是否下降;
?、?控制系統抗干擾性能是否下降(尤其是可控硅觸發電路),因為隨中頻功率上升時,干擾也會加大,過流或過壓保護可能會誤動作;
?、?逆變電路觸發引前腳是否太小,當電流上升時,換流不成功而使過流保護動作;
?、?主電路可控硅波形是否正常(整流電路輸出是否缺相,逆變電路輸出是否缺相);
?、?主電路的對地絕緣是否下降;
?、?過流過壓整定值有無變化。
2、直流電壓和中頻電壓均可送出額定值,而直流電流很低,當Ud升至值時仍不能送出額定中頻功率,可根據下述情況處理:?、?逆變觸發引前腳設置不當;② 負載感應爐與補償電容器匹配不當,負載電流等值阻抗太高。
中頻爐的感應加熱新工藝
中頻爐的感應加熱新工藝——感應加熱工藝是感應加熱技術水平的主要體現,是技術發展的基礎,先進的感應加熱工藝技術可以有效地發揮感應加熱的特點,實現、節能的局部熱處理。
(1)縱向感應加熱淬火半軸縱向感應加熱淬火已用于汽車、拖拉機工業。半軸縱向加熱是一次淬火。在德國、美國有半軸一次淬火專用機床,將加熱、校正和淬火在一臺機床上完成,提高了生產率,一次淬火與連續淬火相同產量的設備占地面積各為40m2與115m2。
(2)曲軸頸圓角淬火 曲軸頸圓角淬火后,疲勞強度比正火的提高一倍,我國生產的康明斯與 NH發動機曲軸均已采用此種工藝。
(3)低淬透性鋼齒輪淬火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曾進行55DT、60DT、70DT鋼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,以后因鋼的淬透性不穩定等原因,低淬鋼未繼續用于生產。俄羅斯低淬鋼及控制淬透性鋼已大量應用于汽車、拖拉機后橋齒輪、挖掘機齒輪、傳動十字軸、火車車廂用滾動軸承、汽車板簧和鐵路螺旋彈簧等,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。
(4)感應電阻淬火,眾所周知,轉向齒條的齒部采用感應電阻法淬火,國內已有三臺以上的進口機床在生產。英國一臺機床將此工藝用于齒輪生產,發現淬火后齒輪基本不變形并可隨后進入裝配工序。
(5)曲軸軸頸固定加熱淬火新設備稱為 GrankproTM,用二個半環形固定加熱感應器取代8字半環形旋轉加熱感應帶。此套設備能對曲頸進行淬火與回火,與老工藝相比,具有節能、占地面積小、工件變形小和感應器壽命長等優點。